“閨女,在外面上學,如果哪一天萬一兜里沒錢,記住要留好回家的車票(錢)”,這句是我外出上學父母離別時和我說的話,也是我在大學期間領悟最深的一句話。
回家的路,就像風箏的線,一頭連著家,一頭系著你,無論你飛到哪里,家永遠是你依靠的港灣,漫漫回家路也顯得幸福無比。“兒行千里母擔憂”這時候我終于明白了父母的心思。明白了為何一定要讓我回來工作;為何一定要讓我嫁的近點。
看著厚厚一疊寧波南—平湖的泛黃車票,心中有無限感慨,原來這一晃也將近3年過去了。聽從父母的話,畢業我就回來了,或許你會說我沒有拼搏的干勁,回到小城鎮沒有什么發展前途,但是我想說的是,我寧愿工資低點,我也要陪伴在父母的左右,我不想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現在因為單位離家近,漫長回家路如今也縮短了。進進出出二十幾年,有時候停下前行的腳步,駐足觀賞老的風景,發現這時候的它已經換上了新裝,從之前的泥濘變得堅實無比。
還記得小時候的我們最喜歡往村里的小店跑,一天要跑好幾趟,家門前的小路是通往小店的必經之路。那時候我最不喜歡下雨天,因為出去買東西會弄得滿腳爛泥,回家還要被母親責罵。后來在我6歲那年,村里終于組織鋪了石子路,那時候可把我樂壞了,可是結局并不如我所料。好幾次跑得摔跤,膝蓋嵌了石子哭著回家。伴隨著母親的嘮叨,她把我綁在竹椅上給我摳石子,涂藍藥水。可能小孩子就是這樣天真快樂,好了傷疤忘了疼,膝蓋好了我還繼續跑。
隨著村里摩托車、汽車慢慢多了起來,原本的小石子路已經無法承載,坑坑洼洼到處都是。有一次放學回家,發現村里干部帶了很多人在勘察路況,我知道這條小路的命運即將改變。
如今再一次細細體會地走在這水泥路上,望著這承載了我整個童年的路,心中頓時浮現很多兒時的回憶,路上仿佛還有我們小伙伴背著書包結伴回家的身影,歡聲笑語還在空中回蕩。兒時的記憶,是哭是笑如今都化作一股甘甜流入心底,通往回家的路,對我來說永遠是幸福的。
無論你是上學、工作還是嫁人,無論你在外面受了多大的委屈,家的門永遠為你敞開著;回家的路,也永遠等待著你回來。
文/褚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