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美女坐在一輛奔馳車的引擎蓋上哭訴的視頻在各大視頻網站上火了, 視頻中,該女車主哭訴,自己在西安某4S店花66萬買了一輛新的奔馳小轎車,可還沒開出4S店的情況下,就發現發動機漏油。在后來長達15天的理智協商后,該奔馳4S店給出了更換發動機的處理結果,且告訴女車主,這是根據國家“三包”規定的。之后就發生了上面所述的視頻,女車主發起了“非理智維權”,坐在引擎蓋上哭訴。
后續結果,可想而知,當驚動了媒體,在廣大群眾中引起不小轟動后,估計基于輿論壓力,4S店對女車主提出了新的理賠方案“退款或換車”等一系列溫情方案。本來事件到這里,不少人會以為女車主會“見好就收”,可女車主拒絕了。拒絕的理由是:4S店搬出給她退款退車的理由是:根據國家的規定,這66萬一公里沒開的奔馳車只能換發動機,但是基于對她的同情,4S點讓步了,同意了女車主的退款或換車訴求。最終,女車主的話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她說:“我很害怕因為這件事而給大家做了個錯誤的示范,所以這就是4月13號4S店以那樣的一個理由給我退款的時候我拒絕的原因。如果確實按照國家規定,你們4S店是合法合理的,那就按照國家的三包規定給我換發動機。我不能給網上4億多的人錯誤的引導,我不能教壞別人。”
這就是有擔當、有責任感的年輕人,當自己利益受到侵害時勇于向強權說“不”,但當自身利益與社會公德相左時,又能站出來維護社會公德。面對強權,面對不公平,她沒怕;但是面對身上的責任,面對不能給社會其他人樹立壞的榜樣這份公德心,她怕了。如果社會資源都是“按鬧分配”,這個社會豈不亂了套,當社會變成一個會哭的娃有奶吃,會叫的孩子有人抱的社會,最后的受益者又能是誰? 醫鬧、學鬧、房鬧、拆鬧、攤鬧,由于各種原因,變成了“不鬧白不鬧,鬧了不白鬧,白鬧誰不鬧”的現象泛濫,最后損害的是公民的正常訴求,損害的是我們大多數遵紀守法的百姓的利益。希望以后社會上再沒有弱勢群體這一說法,強權和民眾都在一個合法合理的規則下和諧共存,不因你弱就欺侮你;不因你強,而優待你。規則,法度,人情,公德,天下為公,世界大同。
文/唐慧子